摘要:卵巢肝細胞樣癌(HCO)常發(fā)生于圍絕經期和絕經后婦女,其惡性程度高,易復發(fā)轉移?;颊呔驮\時多為晚期,預后較差,臨床診治非常棘手。目前HCO的治療仍缺乏高級別循證醫(yī)學證據,為進一步規(guī)范和指導HCO的臨床診治,中國醫(yī)師協會婦產科醫(yī)師分會等協會組織臨床專家共同討論并制定了本中國專家共識,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參考。


一、定義、流行病學及組織發(fā)生


HCO是一種與肝細胞癌(HCC)具有相似病理組織形態(tài)學及免疫表型特征的卵巢癌,其組織形態(tài)學特征和免疫組化AFP染色均與HCC高度相似。

HCO腫瘤組織中常見砂粒體(psammoma),有助于將其與其他卵巢腫瘤,特別是卵巢肝樣卵黃囊瘤(HYST)區(qū)分開來。此外,HCO的組織起源與發(fā)病機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,存在一定爭議。


共識意見1:HCO是一種罕見的原發(fā)于卵巢的惡性腫瘤,其形態(tài)學特征及免疫組化表型與HCC相似,目前認為起源于卵巢上皮組織,伴有血清AFP升高,腫瘤常表達AFP。HCO具有高度侵襲性,生物學行為特征同卵巢高級別漿液性癌,預后不良。


二、病理學特征


2.1 巨檢特征  

約80%HCO發(fā)生于單側卵巢,雙側相對少見。腫瘤體積一般較大,直徑5~35 cm不等,中位直徑為12 cm。 


2.2 鏡檢特征

HCO的組織病理學鏡下特征包括:

(1)大部分HCO形態(tài)單一,少數混合有高級別漿液性癌、黏液性癌、子宮內膜樣癌及性索間質腫瘤成分;

(2)可見大量顆粒狀、嗜酸性至透明的胞漿;細胞邊界清晰,細胞核大而不規(guī)則;常見單核及多核瘤巨細胞;腫瘤內可見典型或非典型核分裂象、核退行性變及凋亡細胞;

(3)常常見到細胞內、外的透明小球,特殊染色PAS、PAS-D均呈陽性;

(4)有時可見混雜腺體襯覆柱狀或立方上皮成分,或具備典型肝細胞癌特征,呈板層樣排列、癌細胞分泌黏液及膽色素。

2.3  免疫組化特征 

免疫組化特征包括:

(1)AFP:是HCO最常用的標志物,但約8%的患者AFP可呈陰性,此時肝細胞相關抗原HepPar-1和 Glypican-3有助于診斷;

(2)CK:HCO普遍表達廣譜CK,其中CK7陽性率約42.8%,CK20通常呈陰性;

(3)CA125與癌胚抗原(CEA):血清AFP和CA125升高水平并不一定與免疫組化的AFP和CA125表達相關;

(4)其他的肝細胞分化標記:包括α1抗胰蛋白酶(α1-AT)(陽性率87.5%)、α1抗糜蛋白酶(α1ACT)(陽性率100%)、白蛋白(albumin)(陽性率100%),應用相對較少;

(5)生殖細胞標記:包括OCT3/4和OCT4、CD117、PLAP、hPL、SALL4、β-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(β-hCG),一般為陰性;

(6)性索標記:如α-inhibin、WT-1、Calretinin(CR),也多呈陰性,罕見情況下僅呈微弱、局灶性表達;

(7)PAX8:多呈陰性,局灶陽性提示腫瘤來源于米勒管系統;

(8)其他:CD10可呈陽性,雌激素受體(ER)、孕激素受體(PR)通常為陰性;此外,新的肝細胞分化的免疫組化標志物(如Arginase-1和Glypican-3)已成功用于其他器官來源的肝細胞樣癌的識別。

HYST、HCC卵巢轉移和HCO之間的鑒別診斷,無疑是一個具有挑戰(zhàn)性的難題。充分了解臨床情況對于鑒別HCO與HYST至關重要,HYST通常發(fā)生在青春期前或青春期后的患者中,并顯示與性腺發(fā)育不全有關。


免疫標記的組合使用可能有助于鑒別:

SALL4可能是區(qū)分HCO和HCC卵巢轉移的潛在指標; 

CK7的彌漫陽性染色更支持HCO。 


共識意見2:HCO的組織病理形態(tài)學特征包括鏡下腫瘤細胞呈實性、片狀、巢狀、小梁狀或索狀結構排列,有時伴有腺樣和乳頭狀結構。其間可見血竇,類似于經典的肝細胞癌的排列方式。HCO的免疫表型大多表現為AFP、CA125、CK和肝細胞相關抗原的表達,一般不表達性索和生殖細胞抗原標記。血清AFP和CA125升高水平與腫瘤細胞AFP和CA125的表達不一定相關。臨床與病理特征相結合分析對于診斷至關重要。SALL4與CK7染色強度及模式可能有助于HCO和HCC鑒別診斷。


三、臨床特征


3.1 臨床表現

HCO臨床表現不具有特異性,與常見類型卵巢癌相似。具有以下特點:

(1)好發(fā)于中老年女性:發(fā)病年齡27~78歲,中位發(fā)病年齡55歲,多見于圍絕經期與絕經后女性;

(2)臨床表現多為附件區(qū)腫塊,80%為單側,腫塊直徑5~35 cm大小不等,平均12 cm;

(3)患者可出現腹痛、腹脹、腹水、嘔吐、體重下降等表現;

(4)血清AFP值升高:AFP是HCO最為特異的腫瘤標志物,90%以上的患者有血清AFP升高,AFP的變化可幫助判斷治療效果和監(jiān)測病情;

(5)CA125升高:約60%以上患者可合并血清CA125升高;

(6)常無肝臟腫瘤病變;

(7)大多數HCO病變進展迅速,呈腹腔內廣泛種植播散轉移,類似于高級別漿液性癌的臨床表現;

(8)轉移癥狀;

(9)臨床分期是HCO最重要的預后因素之一。超過70%的患者就診時已是臨床晚期(FIGO Ⅲ~Ⅳ期),患者中位總生存期約為12個月,2年總生存率<50%,5年總生存率<10%。


3.2 影像學特征

HCO在影像學多表現為肝臟未見腫瘤病變,單側或雙側附件的實性腫塊,可出現壞死,少數伴有囊性成分,如發(fā)生腹腔的種植轉移則與常見類型的卵巢癌表現相似,多有腹膜、大網膜病變與腹水,部分可見淋巴結、遠處臟器轉移征象。


共識意見3:HCO的臨床表現不具特異性,類似于常見類型的卵巢癌。好發(fā)于中老年女性,單側腫瘤多見,就診時多為晚期,常有血清AFP與CA125值升高,其升高或降低可作為判斷治療效果和監(jiān)測病情變化的指標;但也有AFP陰性的HCO患者;影像學上多表現為單側或雙側附件腫塊,實性為主且具有與肝臟類似的密度或信號,有不均勻強化,同時肝臟無腫瘤病變征象。


四、診斷與鑒別診斷


4.1 診斷

病理學診斷是HCO診斷的“金標準”,需結合患者年齡、既往史、腫瘤標志物檢查、病理學特征(包括免疫組化表型)等綜合考慮。


共識意見4:病理學診斷是HCO診斷的金標準,形態(tài)學表現為類似肝細胞癌腫瘤細胞豐富的嗜酸性細胞質和免疫組化AFP染色陽性,通常是診斷HCO的2個必備條件。病理診斷須結合患者年齡、影像學、腫瘤標志物檢查、形態(tài)學特征、免疫組化表型等綜合考慮。也有AFP陰性的HCO。


4.2 鑒別診斷

HCO應注意與以下疾病相鑒別:

(1)卵巢HYST:HYST是HCO最重要的鑒別診斷疾病,主要發(fā)生于年輕女性(平均年齡22歲)。而HCO通常發(fā)生在圍絕經期或絕經后婦女,無性腺發(fā)育不全,缺乏畸胎瘤或其他生殖細胞腫瘤成分。形態(tài)學特征對HCO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,細胞核的多形性是HCO的特點之一,而HYST的特點是腫瘤細胞相對一致。

(2)HCC卵巢轉移:HCO與HCC的鑒別一直具有挑戰(zhàn)性,需要整合臨床資料、形態(tài)學和免疫組化信息以綜合判斷。

(3)胃腸道肝細胞樣癌卵巢轉移:另一種需與HCO鑒別的腫瘤是胃腺癌的肝樣變異亞型,特別是胃癌也存在腹腔內擴散的傾向。

(4)其他:HCO還需要與包括卵巢未分化癌、類固醇細胞腫瘤、透明細胞癌和子宮內膜樣癌等相鑒別。


共識意見5:臨床涉及AFP升高的卵巢腫瘤患者,均須與HCO鑒別,其中,HYST是需要重點鑒別的疾病?;颊叩陌l(fā)病年齡、血清腫瘤標志物、影像學、細胞病理學、免疫組化以及是否同時存在經典生殖細胞腫瘤(如畸胎瘤等)、上皮性癌的成分是鑒別的要點。


五、治療策略


HCO是一種罕見的卵巢原發(fā)惡性腫瘤,具有高度侵襲性,進展迅速,常出現廣泛腹腔內播散種植轉移,治療反應差,治療手段有限。目前HCO雖然沒有最佳治療方案,但多主張HCO的治療方法應類似于卵巢上皮性癌而不是HCC。


5.1 手術治療

(1)早期患者須實施全面的分期手術,一般不推薦保留生育功能;

(2)晚期患者實施以無肉眼殘留病變(R0)為目標的卵巢癌腫瘤細胞減滅術,以期為后續(xù)化療打下良好的基礎。

5.2 化學治療

隨著研究的進展,HCO的基因組表征可能有助于尋找到敏感的化療方案。


5.3 靶向治療

關于靶向治療,如抗血管生成治療在HCO一線治療中的報道十分有限。


5.4 維持治療

由于HCO罕見,其BRCA突變與同源重組缺陷(HRD)陽性占比不詳,維持治療在HCO的應用也只有個案資料顯示。因此,鼓勵HCO患者積極參加臨床試驗和鼓勵開展維持治療的多中心臨床研究。


共識意見6:HCO罕見,缺乏規(guī)范治療的循證醫(yī)學支持證據,目前多采用卵巢上皮性癌的治療模式,即:

早期行全面分期手術; 

晚期行卵巢癌腫瘤細胞減滅術; 

術后輔以紫杉醇+鉑類藥物聯合化療; 

積極完善基因檢測以指導治療; 

晚期患者維持治療的證據有限,建議參考晚期卵巢癌維持治療的方法,如PARP抑制劑維持治療等。 


5.5 復發(fā)性HCO的治療

HCO對化療的反應有限,復發(fā)率高,最常見肺轉移和骨骼轉移。對于復發(fā)性HCO的治療原則同卵巢上皮性癌。雖然,目前尚缺乏關于復發(fā)性HCO治療的前瞻性研究,但根據對患者化療前后血清學AFP水平監(jiān)測來看,輔助化療有助于復發(fā)性HCO疾病控制和延長患者的生存期。


共識意見7:復發(fā)性HCO的治療原則同卵巢高級別漿液性癌??寡苌伤幬镏委煹劝邢蛑委熀兔庖咧委煹壬腥狈εR床研究證據,鼓勵開展相關臨床研究。鑒于病例罕見,特別鼓勵患者通過基因檢測,尋找明確靶點,參加“籃子”研究。


六、多學科團隊協作診治的意義


對于罕見且高度惡性的HCO,需要多學科團隊(MDT)協作開展診治工作,尤其是HCO與HYST、HCC卵巢轉移的鑒別診斷仍具有挑戰(zhàn)性,需婦瘤科、病理科、分子診斷科、影像科、肝膽外科、胃腸外科等多學科醫(yī)師整合臨床、病理形態(tài)學和免疫組化染色、影像學等資料進行綜合分析。


共識意見8:MDT協助對于HCO的診斷與治療十分重要,積極完善收集各項臨床、影像學、腫瘤學、病理組織學和免疫組化等資料進行綜合分析,才能得出正確診斷,并制定最佳治療方案。


七、結語


原發(fā)性HCO是一種罕見的卵巢原發(fā)性惡性腫瘤。惡性程度高、侵襲性強、預后較差。好發(fā)于中老年女性,就診時多為晚期。臨床診斷應注意與卵巢HYST、HCC卵巢轉移等疾病相鑒別。HCO的治療手段有限,主要以腫瘤細胞減滅術和輔助以鉑類為基礎的聯合化療為主。目前對于HCO的最佳治療與管理仍需進一步探索,期待更多的臨床研究為HCO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與機會,以進一步改善患者預后。


來源:中國醫(yī)師協會婦產科醫(yī)師分會婦科腫瘤學組,中國醫(yī)師協會微無創(chuàng)醫(yī)學專業(yè)委員會,中國初級衛(wèi)生保健基金會婦科腫瘤專業(yè)委員會.卵巢肝細胞樣癌臨床診治中國專家共識(2024年版)[J].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,2024,40(4):423-428.


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支持,僅供醫(yī)療衛(wèi)生專業(yè)人士參考。

審批編號:CN-146090

過期日期:2025-10-27